大三学生月收入超过2万元 代价为3年挂12科(图)
文章简介:学以致用,在IT世界追逐梦想;大一,创立电子商务工作室,卖了做出这些选择的人是朱冬,现在是在大学四年中,前三年他都在创业“这都是在学习中悟出来的,我们起初,家住开县的朱冬父母一听到“不是从商,是学习实践,顺便赚更多新闻聆听中央台中国广播网独就这样,包括朱冬在内的5位同学“当时也苦恼,做出来的东西找不“后来就想到要在网络上揽客户。朱冬在大二开学后,牵头创立“蓝“以前的机构都是依靠学校做起来去年,“七腾”获得了市级项目—“大一下5科、大二1科、大三上朱冬的补考都是因为创业而起,而填写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坚持,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当然,创业路上的窍门也不少。“现在网络越显发达,像淘宝等都是“同样,也不能是个死脑筋。”朱“创业虽然很难,但只要你有这份校方获奖评语:
学以致用,在IT世界追逐梦想;不断超越,在荆棘路上放飛理想;服务社会,在团队之中敢于担当。他用激情、执著、智慧和责任,解读了成长路上的别样风采——创业快乐。
大一,创立電子商务工作室,卖了25万元;大二,又创立一个工作室,却在运作步入正轨后离开;今年大三,建立的新公司季度创收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做出这些选擇的人是朱冬,现在是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1310703班学生。衬衣、休闲裤、皮鞋、黑色公文包,朱冬这身打扮走在校园里更像个白领或青年老师,没有人会觉得他還是個大三在校生,但他如今却是个“学生老板”。
在大学四年中,前三年他都在创业,终于在今年获得了硕果。在学校第三届“五四之星”颁奖典礼上,他毫无悬念地摘走“创业之星”奖项。
说服父母借到1万元
“这都是在学习中悟出来的,我们学软件的学生经常要实践,还不如放开手脚干,既长了经验,又有了財富。”朱冬说,当时就想开發软件搞电子商务前景应该不错,所以就和几个同学商量著开始了。
起初,家住开县的朱冬父母一听到他的想法就火冒三丈,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一学期都没过完就又想当商人,这孩子是不是受人迷惑了。
“不是从商,是学習实践,顺便赚点生活费,跟勤工俭学差不多,只是形式不同。”在朱冬的极力说服下,父母终于持观望态度地答应了,并拿出1万元,想让他去小打小闹尝点苦头,最终还会回头是岸。
更多新闻 聆听中央臺 中国广播网独家现场 填寫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送多个邮件地址,请用“;”号隔开)
第一次创业小赚收场
就这样,包括朱冬在内的5位同学分别从父母处借出1万元,凑齐5万元起动资金,在校内创立了“依颂”电子商务工作室,朱冬任负责人。说起是个像模像樣的机构,可他们的办公地点就是自己的寝室,设备就是自己的电脑。
“当時也苦恼,做出来的东西找不到市场,大家很郁闷。”朱冬说,按设计或要求开发一款软件是个脑力活儿,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做出来,可如何把做出来的商品推销出去却是多数新手的难题。
“后来就想到要在网络上揽客户。”他說,在联系了几家外地公司,并成功开发出软件后,他们的工作室也小有名气。大一快结束时,北京金驰传媒以25万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工作室,除去父母借款和日常成本外,同学们每人小赚一笔,挖到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桶金。
建公司季度创收60万
朱冬在大二开學后,牵头创立“蓝山”工作室,完成了校内外诸多项目,积累了一定的声誉与客户资源。出乎众人所料,在“蓝山”工作室運作步入正轨后,朱冬在大二结束时又离开了。
“以前的机構都是依靠学校做起来的,还是想有自己的事業。”于是,朱冬的“七腾”公司在大三开學时孕育而生,其“七腾信息系统”成为主打品牌。从此,朱冬的业务遍布校外商业公司,完成了“數字网络显微互动系统”、“信贷保在線借贷系统”、“畅银在线”、“企业办公系统”等诸多项目,同时与市内各大知名企业签订了密切合作协議。
去年,“七腾”获得了市级项目——“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的开发权,初期工程金额高达八十万元。今年,“七腾”已涉足包括金融业、零售業、传统制造业、政府与公众事业等諸多行业,季度创收達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
为理想3年“挂掉”12科
“大一下5科、大二1科、大三上6科,嘿嘿!分心了,没办法。”朱冬告诉记者,大学3年总共“挂掉”12科,都是拜创业所赐,又要追求成功,又要保证学习不落下,确实有点难。
朱冬的補考都是因为创业而起,而且他补考也都过了关,所以学校并没有因此而将他排除在“五四创業之星”候选人之外。“这名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强,但并没有影响到毕不了业,在校学习生活期間能有這样的成就,值得鼓励。”校方对朱冬非常宽容。
更多新闻 聆听中央台 中国广播网独家现场
填写好友的邮件地址:(如同时推送多个邮件地址,请用“;”号隔开)
“创业要勇敢迈出第一步,别老去想失败”
“坚持,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谈起自己的创业路时朱冬说,首先你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渡过难关,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若不是卖掉工作室,他大一的创业就差点失败。
当然,创业路上的窍门也不少。“你得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考虑清楚后再出手。”朱冬说,许多大学生创业失败都是因为心血来潮或一时沖动所致,他就始终以所学软件专业为基础,“只有你懂行才不会出大错。”
现在网络越显发达,像淘宝等都是电子商务运作的典范,所以他从创業开始就将目标放在电子商务上,三次更迭从未改变,这是因为他自己清楚知道这行的发展前景,所学知识全能用上。
“同样,也不能是个死脑筋。”朱冬说,虽然他对软件技术这块没问题,但营销却是从頭学起,大一创立的工作室就是因为只会做不会卖而差点失败。所以,后来他都是在掌握客户需求后,或按对方要求来制作软件,这就像批发衣服和定制蛋糕不同一样。
“创业虽然很难,但只要你有这份心,就一定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别老去想失败。”朱冬说。
2010-5-5 08:41 上传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