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桢故居边出现大坑
方家杰指着谢国桢故居北侧的大坑,向记者介绍情况。(记者王浩摄)
编辑同志:
安阳人谢国桢,是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学生,也是我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和版本、目录学专家。他的故居位于文峰区九府胡同13号院,被我市列入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中。然而,昨日记者从市12345联动服务中心获悉,谢国桢故居的现住户反映,在这座故居北侧四五米处被挖出了一个大坑,这与相关文件中的“建筑外围10米范围内为建设控制区”规定相悖。
名人故居古色古香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谢国桢故居。“这屋子历史悠久,就连这石榴树也有好多年头了。”居住在谢国桢故居的住户,如今69岁的方家杰指着院子里的石榴树说道。
青砖白粉砌墙,灰瓦覆顶,传统的民居气息萦绕在这座故居周围。坐西朝东的一栋房是谢国桢故居的西厢房,西厢房面阔3间,二层瓦屋,一层门窗上为过梁,二层上安方格窗,窗上砌半圆砖拱券,透着古色古香。推开一楼中间房间的一扇门,抬头便见黄色的木质天花板,房间北侧通往二楼的楼梯已然断裂,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坐东朝西的一栋房是谢国桢故居的东厢房,“这三间房子,我们当做仓库使用,你看到北边那一小间了么?以前谢家的总管就住在那儿。”说完,方家杰就领着记者进入了坐北朝南的正房,正房面阔5间,三明两暗。
方家杰说:“清代时,这是谢家的房子。谢国桢在明清史、文献学、金石学和汉代社会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后来,因为我祖父的姑姑嫁给了谢家,当时的谢家便把房子赠予了我们家,我从出生便住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一直维护着这座故居。”为了保护这座故居,老两口做了不少修缮工作,“我们基本上是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
4米开外有大坑土堆就在故居旁
然而,8月23日3时左右,一阵“轰隆隆”的声音将熟睡中的老两口儿给吓醒了。“我当时还以为地震了,感觉屋里有震感,出门一看,俺房子后面出现了个大坑。”方先生的老伴儿刘丽娟说,“当时,我们看到有好多人在房子后面,半夜三更的,感觉可恐怖,后面被挖的那个坑还不小呢。并且,这个大坑还出现在房子的保护区内,这个我们很不理解。”
记者跟随方家杰老人来到房子的北侧,在距离房子约四米处有一个大坑。经实地测量:大坑边缘距故居最近处约4米,最远处约8米,坑长约6米、宽约4米、深约2米,被挖出来的土也全部堆积在故居附近,土堆距故居仅有2米,土堆上还堆有不少砖头、石块等建筑材料。
“进入雨季后,不但不方便出行,而且这个大坑肯定会对房子造成隐患。”方家杰说。
刘丽娟还告诉记者:“23号凌晨三点被挖了坑后,可把我们吓坏了,我们赶紧打110报了警。再说了,这房子是保护建筑,我们也不想房子出啥问题。”
列入保护名录规划控制有要求
“早在2011年,安阳市政府就把谢国桢故居列入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中了。”说着,方家杰从房间里拿出了一叠文件。
他先向记者出示了一份2011年安阳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安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的通知》,该文件将包括宋氏小院、袁氏小院、谢国桢故居在内的23处建筑列入保护名录。
同时,方家杰还给记者拿出了安阳市城市规划管理局2006年的一份《安阳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在这份文件中,记者看到建于清末的谢国桢故居被确定为二级保护建筑,文件规定二级保护建筑的建筑外围6米至15米为重点保护区,10米至50米为建设的控制区。针对谢国桢故居本身,保护范围按建筑本体划为重点保护区,建筑外围10米范围之内为建设控制区。
记者在这份资料中还看到:“在重点保护区内,禁止存放易爆易燃物品,禁止取土、设置垃圾堆场、排放污水、违章搭建、私立广告和进行其他有碍观瞻、破坏环境风貌的活动……在建设控制区内,严格控制建设活动,不得建设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禁止破坏性的拆除、挖掘等……”这份资料中还对谢国桢故居有规划控制方面的要求:“保护范围按建筑本体划为重点保护区,建筑外围10米范围之内为建设控制区。”
针对谢国桢故居北侧出现大坑一事,警方正在调查了解中。
记者王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