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飞播造林13万亩
本报讯(记者 王海平)今年,我市在飞播造林中推广应用了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提升了飞播成效,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8月27日,全市历时22天的飞播造林工作圆满结束。此次共飞播13万亩,其中我市飞播面积为5万亩,代新乡市、鹤壁市飞播8万亩,共飞行作业70个架次,主要树种为臭椿、黄连木、侧柏、油松等。市林业部门精心设计,根据我市飞播主要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提前做好飞播作业设计,将现有的宜播荒山按照土壤、海拔、植被等自然条件分类排队,合理确定播区的方位和范围,保证了飞播造林质量。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飞播造林效率,通过高分子吸水剂拌种,解决了植被稀疏、土壤干旱、种子发芽困难等问题。技术人员试用R-8忌避剂、多效复合剂和ABT生根粉,有效解决了因鼠害降低出苗率等问题。各级林业部门加强管护,飞播结束后,我市对飞播区实行“死封五年,再活封七年”的封山育林政策,播区内宜林面积每2000亩配备一名护林员,并签订管护合同,实行岗位责任制,巩固飞播造林成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