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要“实”字见真功
当前,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已开展了4个月时间,派驻干部早已熟悉基层、了解基层、融入基层,眼下的关键就要看“实”效,这也是市委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所在。要明确工作抓手。干部被派驻到农村、社区,到底应取得什么样的实际成果,成为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就殷都区而言,要求467名派驻干部每人确定至少一个项目,可以是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方面的,也可以是基层组织建设、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由派驻干部个人根据自身特长,结合所在农村、社区实际自行确定,由各乡、街道把关,交组织部门备案。到目前为止,派驻干部总计明确了500多个项目。这样一来,大家都知道要做什么、干什么,没有了无所事事的困惑,多了些完成项目的追求。
要建立工作台账。做任何工作,不落实就会落空。干部下基层也是同样道理,光有项目不去实干,工作就会落空。怎样实干?最有效、便捷的做法,是把每个项目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台账。今天要干些什么事,明天要干些什么活,看着台账一目了然。在工作中,殷都区要求下基层干部列台账,明“工期”,干出了精气神儿。目前,全区下基层干部按照工作台账做工作,已干实事900余件。
要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下基层干部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为群众办实事?老百姓的评价最公正。在工作中,殷都区实行了承诺公开化,把下基层干部定的项目、列的台账向群众张榜公布。每名干部要干的实事,都要在村委大院、居委会办事大厅或者群众文化广场向基层群众公开,让大家看着,让百姓盯着,不能有丝毫懈怠与半点马虎。这种承诺进行公开、实事“晒”出来的方式,虽然可能让干部压力更大,但是却赢得了民心。
(作者为殷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