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哥 发表于 2012-11-21 19:19:31

“洪湖、鄱阳湖无水了”不是一件壞事

    文章简介: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最新消息报形势严峻。平时毫不起眼的“水”造成“干旱少水”的原因尽管千千相关部门透露,今年是湖南自19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依据调查,今天广大农村抗旱排涝的这场不算严重的干旱把长期掩盖在



       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最新消息报道,鄱阳湖湖心地帶已成“草原”,洪湖核心地带水位仅有0、3米,湘鄂赣皖四省众多河流斷流,近千座水库临近干涸。寄予厚望的三峡水库也只能补水数日。(《新华网》2011年5月31日)
       形势严峻。平时毫不起眼的“水”,今天竟成了威胁我们生存的“索命绳”。
       造成“干旱少水”的原因尽管千千万萬,但其中三个要点却是我们不可忽視的:其一,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极端天气频发,导致降水异常;其二,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江河湖库蓄水能力已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其三,水资源保护措施落后,社会节水意识缺乏,水资源浪费严重。
       相關部门透露,今年是湖南自1910年来同期降水量最少的年份;自去年11月以来200多天,湖北有60个县市降雨量创有气象記录以来同期最低。……气象专家论证,类似反常极端天气頻发,最大的诱因是无节制的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依托区位、资源优势,经济迅猛发展。但被GDP金色光环遮盖的是无处不在的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的无度增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过度排放,地表水资源受污染导致利用率大大降低,大批量污染源渗入地下,导致地下水资源无法利用是当今水资源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据调查,今天广大农村抗旱排涝的水利基础设施,多数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除上世纪七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比较全面的大修外,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弃儿”状态。加上一些地方盲目城市化建设,致使河道淤塞,湿地消失,湖面减少,昔日水利设施基本丧失了蓄水功能,成了“天雨水就有,天旱立刻干”的“天命”环境。
       这场不算严重的干旱把长期掩蓋在经济发展光环下的生态脆弱暴露无遗,让我们看到了單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教训,看到了生态保护形势的严峻。虽然,短期内因为干旱社会经济要受点损失,但比起持续的污染和恶化,这个当头棒喝却具有醍醐灌顶的警示意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洪湖、鄱阳湖无水了”不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