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西湖的传说
进贤县前坊镇西湖村委会的西湖家,分上胡、下胡两村。两村西靠青岚湖岸边,近岸处有一个大湖汊。是上、下胡家祖辈捕鱼和拢船的港湾。上、下胡,本应是称胡家,但两村靠青岚湖边,又在“胡”字旁,加了“三点水”称湖家。后来人,又在“湖”字前加了“西”字,所以远近村民把“湖”家称为“西湖家”。关于“西湖”村名的来历,有以下民间传说。公元1513年(明正德八年),杭州西湖畔有一名叫何礼卓的读书人,那年秋季,他从杭州出发,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前往京城赶考。春节后,考试结束了,开始返回故里。当他进入江西地界,已是五月份了。他从九江坐船进入鄱阳湖,后进入青岚湖。此时,他口袋的钱所剩无几。当他再从南昌县渡头埠登船进入进贤县时,口袋里一文钱也没有。船到青岚湖边的湖家村水域时,船家要问何礼卓索要船钱。船家说,交了船钱,才可送到进贤县域。何礼卓无钱,船家要赶他下船。正在何礼卓绝望时,正好胡家一对父子摇小橹撒网捕鱼经过船边,问清情况,见何礼卓一介书生,文质彬彬,就主动请何礼卓上了渔船。渔夫名叫胡贵书,也念了几年书,可惜读书多年,什么功名也没有考到,所以父子只有种地捕鱼为生,但对读书人很敬慕,眼前见进京考试何礼卓来到自己船上,感到十分光耀。他叫儿子慢慢划船,他生小炉烧饭给何礼卓吃。胡贵书热情执行,又煎鱼虾又煮饭。何礼卓见胡贵书煎鱼虾时,就出口念了一句“油煎小鱼虾”,不料胡贵书马上接了一句“船上来探花”。何礼卓见胡贵书也会吟诗作答,很是高兴,于是顿生诗兴,当他看见渔夫的儿子放鱼钩下水钓鱼时,又出了句“鱼钩湖底沉”,胡贵书又立即对下句“渔船来贵人”。何孔卓见渔夫的儿子向湖中撒网,再出上句“麻网撒入湖”,胡贵书又对出下句“做官当大夫”。他们相接对句后,哈哈大笑,笑语荡漾在美丽的湖面上。 胡贵书饭菜烧好了,叫何孔卓吃饭。他实在太饿了,今日胡贵书煮了一砂锅饭,又做了好久未吃到的鱼虾菜,也顾不了吃相,端起饭碗就狼吞虎咽,吃了二大碗饭,对渔夫父子千恩万谢。饭后,又张口来了一首打油诗:“进京科考回家转,途中缺钱饿得慌;湖中渔人来相救,米饭吃了二大碗。”胡贵书为人解难相助,感到欣慰,也和了一首打油诗:“出门在外都有难,人帮人来天地间;粗菜淡饭待客人,无肉无鸡也无蛋。”何礼卓在渔船住了一夜,次日清晨,见湖岸排排垂柳,迎风飘拂,又见湖汊及附近大小池塘荷花盛开,景色极美。他又来一首诗:“湖岸垂柳迎风舞,撒网捕鱼摇小橹;湖边池塘荷花开,不是西湖胜西湖”。 自那以后,胡家村世世代代就把所处的湖汊叫西湖。而且告近胡家村的周围村的姓氏前,也冠上了“西湖”二字,如西湖李家、西湖涂家、西湖邓家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