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日报.城市发展】关于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可行措施的建议
文章简介: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萍乡市城市主次支道路总长度16据统计,2010年截至9月份,目前,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摩托萍乡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4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区建筑配建停我市还未建立指挥调度、交通诱导萍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目标是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我市已经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中心城区道路功能不明确,多条交下面以南门道口改造研究为例。南(1)加强组团间联系通道。安源(2)完善组团内部道路。萍乡市积极引入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做好城市交通规划是解决交通问题■张海萍 陈述明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快速发展,萍乡市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在一些重要节点和路段发生交通拥堵,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与城市发展的需求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象愈加显现。因此,有必要对萍乡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进行重新審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引导其对社会、经济產生良性推動,为加快实现我市转變经济发展方式作出贡献。
一、萍乡市城市道路交通现状
1.路网结构不甚合理。
萍乡市城市主次支道路总长度166.4千米,道路面积537.5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道路网密度3.54千米/平方千米,道路面积率为11.45%。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比例为1.50:1.11:0.93,而适用于50至200万人口城市的路网密度约为1:1.3:3.5,形成等级倒挂,路网结构不合理。由于铁路、河流的天然阻隔,主干路网存在功能性缺陷,同时中心城區干线道路网存在较多的畸形交叉口,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
2.机动车迅猛增长,道路资源供应缺口日益增大。
据统计,2010年截至9月份,萍乡市机动车保有量总计为53711辆,其中小汽车为36508輛,较上年增加了近7000辆。而萍乡市特别是中心城区道路增长缓慢,急速增长的机动车和缓慢增长的道路资源势必造成供需矛盾,加剧道路拥堵。
3.居民出行方式结构失调,私人交通发展过度。
目前,居民出行方式构成中,摩托车比重达到24.5%,步行、自行车比例约占40%,公交出行约为20%。道路的供给能力始终跟不上交通需求的发展,公共交通分担比例不高的交通方式结构不利于出行量的增长,交通流量的持續增加會使道路供需矛盾加重,进而降低總体客运服务水平。
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服务水平低下,吸引力不足。
萍乡市中心城區建设用地面积为46.97平方千米,公交线网密度為1.34千米/平方千米,低于规范建议值3至4千米/平方千米的标准,公交车万人拥有率為4.77标台,低于规范建议值6.7至8.3标台/万人的标准。我市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公交优先不明显,服务水平低下,智能化水平不高,目前全市没有一条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的建立还只是处于规划阶段,此外,公交路线过于集中,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形成长、中、短途合理衔接的公交换乘系统,导致居民出行不方便,也促使居民转向使用電动车、私家车等出行方式。
5.停车设施严重不足,动静交通互为干扰。
由于历史原因,老城區建筑配建停车位严重不足,不满足指标。停车设施的严重不足,使機动车乱停乱放,动靜交通互为干扰,加剧城市交通拥堵。
6.交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我市还未建立指挥调度、交通诱导和城市道路交通基础数据庫等系统功能,交通信息系统利用率低。
二、萍乡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對策
萍乡市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目标是构建一个“畅达、高效、安全、生态”的現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4个目标:一是快速畅达,即道路通暢不拥堵,居民出行快速;二是集约高效,即实现公共交通优先发展,适度发展小汽车,建立完善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三是品质优秀,即居民出行方便,换乘高效,停車方便有序;四是生态环保,即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城市交通噪声和尾气污染降低。
加强交通组织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是应对未来城市道路交通与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根本之策,必须采取规划、建设、管理三项措施,三位一体,建立起城市道路交通长效管理机制。
1.编制相关交通规劃,重视规范制度制定。
我市已经编制完成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在綜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下还需要開展相关的专项规划编制,包括城市快速路系统规划、城市停车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工作。必须将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强度控制在路网所能承受的水平,需要把交通影响评价作為建设项目的前期制度性工作,并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给予制度化的保障。同时,有必要把每年度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成绩以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的形式固定下来。
2.开展重要节点、重要区域的相关交通研究工作。
中心城区道路功能不明确,多条交通性干道承担着生活性干道的功能,车流行駛缓慢,拥堵频发。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性干道主要有西环路、南环路、跃进路、朝阳路、公园路、建设路、萍安北大道、金陵路,次干道主要有八一路、广场路、萍水路、滨河路、登岸路和新城路。其中西環路、公园路、跃进路、八一路、广场路和新民路交通趋于饱和,高峰时期拥堵严重。交通堵点主要有南门道口、东门道口、人民公园路口、公交西站路口、北桥、绿茵广場路口、万龙湾路口、公园路与康庄路路口。
下面以南门道口改造研究为例。南门道口上方为通往公交西站的西环路和萍水南路,小西门大桥与萍水南路交叉口为T型无信号控制,上下班高峰期交通流量大,交通混乱,拥堵严重。道口下方為一个大型非规则环形交叉口,通往南环路和宝塔路,此处集中了我市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大型的客运车站,人流、车流非常集中,交通渠化组织不尽合理,行车混乱。道口宽度过窄,车輛通过缓慢,排队拥挤。建议:①城南客站前的交叉口面积大,改造交叉口重新渠化,合理组织交通,避免行车交织混乱;②拓宽道口,将道口车辆控制室拆除后退重建,此处有足够的后退空间;③路段车道过窄,加设非机动车道,避免车流人流相互干扰。
3.优化城市路网,加强支路整治。
(1)加強组团间联系通道。安源区和安源新区连接开发区和新城区的通道有中环西路、朝阳路、公园路、工业大道和中环东路。由于浙赣铁路的天然阻隔,增设通道的难度大。其中朝阳路和公园路是目前老城区通往开发区和新城区的主要通道。公园路不仅是连接老城区到安源新区的重要通道,随着新城区和田中片区的开发,将来也要承担老城区通往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大量交通。建议:①提升五丰河东街和西街道路等级,打造从萍水北路到建设路再到安源大道的一条组团间通道,缓解公园路交通压力,;②改造朝陽路下穿浙赣线处道路,增设半幅道路,提升朝阳路通行能力。
(2)完善组团内部道路。萍乡市区目前断头路比较多,断头路主要集中于公园路到萍安北大道之间和城西到城南之间。建议:①打通跃进路到南环路之间断头路,缓解东门道口和南门道口的交通压力,完善路网;②连通萍水北路到躍进南路,同时打通八一东路到萍水北路;③连通金陵東路和登岸东路到萍安北大道;④延伸康庄路到南环路,構建一条从市中心区域到安源组团的重要通道;⑤打通韶山西路到华源路。
4.加强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
积极引入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设置信号交叉口信号配时。据观测,上下班高峰期跃进路和公园路交叉口车辆停驶率超过70%,对跃进路和公园路信号交叉口进行信号协调控制,可以使车流尽可能绿灯通过交叉口,提高行车速度。建议:①潮汐交通明显交叉口在早晚高峰期应根据流量流向采取不同配时方案;②开展中心城区区域面控研究前期工作;③对躍进路和公园路交叉口進行信号协调控制。
做好城市交通规划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根本,完善路网,渠化交通拥堵节点,優化交通信号,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措施。综合多种措施,萍乡市的交通拥堵必能得到有效解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