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藝术 演绎别样夕阳红
文章简介:三月樱花烂漫绽放、典雅清纯、洒冯天荣儿时就是文艺骨干,唱歌、2003年,已经退休的冯天荣原没有资金、没有团员、没有场地…2008年,樱花艺术团由最初的2008年1月,冯天荣被确诊为“艺术团比我的命还重要,只有把如今,樱花艺术团已由刚开始的几老两口的心血没有白费,艺术团在“2005年,在河南省庆祝抗日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个个奖杯、奖三月樱花烂漫绽放、典雅清纯、洒脱从容,它是春的使者、美的象征。在我市,有一园四季常开的“樱花”,他们用嘹亮的歌声为古都伴唱,用优美的舞蹈传递着心中的热情,他们就是樱花艺术团的团員。辛勤培育这些“樱花”的园丁叫冯天荣,十年来,她带领百余名热心团员义演上千场。
重拾儿时梦 心酸建团路
冯天荣儿时就是文艺骨干,唱歌、跳舞、军鼓、腰鼓样样都会,但凡学校有文艺演出,都少不了她。参加工作后,她依然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積极参与單位文艺工作,她所在的单位年年被评为群体文艺先进单位。
2003年,已经退休的冯天荣原本打算好好休息,恰逢北关区老龄委要建立一个老年艺术团,慕名找到了她,再三要求她“出山”,对艺术的熱情使她毅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沒有资金、没有团员、没有场地……建团初始,困难重重。冯天荣的老伴儿史兆庭看着她每天操劳,主动请缨承担起了艺术团的后勤工作。老两口拿出3万元的积蓄购买道具、服装等。当年6月,冯天荣召集自己熟识的几个“歌友”、“鼓友”,终于成功组建樱花艺术团。艺术团到社区广场排练,因为鼓声大,有人拨打110报了警。經过多方协调,他们被允许在一個破旧厂房里排练,可到廠房一看,冯天荣傻眼了:400多平方米的地板上布满了三四寸厚的碎玻璃渣。她和老伴儿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打扫干净,双手都磨出了血泡。
爱团如命 勇斗病魔
2008年,樱花艺术團由最初的6名团员发展到110人,节目也从单一的军鼓类发展为合唱、舞蹈、军乐、模特等多种形式,演出机会越来越多,奖项也像雪花一样飘来。艺术团一天比一天红火,冯天荣的身体却吃不消了。
2008年1月,冯天荣被确诊为卵巢癌,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整个人非常虚弱。医生叮嘱她:“要静养,好好休息。”恢复与化疗中,她待不住了。6个月的时间,冯天荣用手机“遥控指挥”艺术团演出十多次,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战胜了病魔。身體刚刚恢复,她便不顾儿女反对,再次投入到艺术团的工作中。团员都心疼她,说:“您就好好歇一歇吧,先养好身体。”
“艺術團比我的命还重要,只有把团里的事弄好了我才安心。”老人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对樱花艺术团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
如今,樱花艺术团已由刚開始的几个人和一台手风琴,发展为在團人员160多人,集声乐、器乐、舞蹈、模特等形式为一体的新型老年艺术团体。
辛勤浇灌 结出累累碩果
老两口的心血没有白费,艺术团在一天天成长、壮大,演艺水平也直线提升,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在他们简陋的家里,到处都整齐地擺放着各项荣誉证书、奖状、奖杯、奖牌……
“2005年,在河南省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歌唱比赛中,我们团的大合唱和女声小合唱击败了其他30多个参赛队伍分別获得一等奖。2011年10月,在香港举办的第十五届世界中老年‘金紫荆花奖’艺术大赛上,樱花艺术团获得‘金紫荆花奖’最高奖。”说起樱花艺术团收获的榮誉,冯天荣如数家珍。
一张张荣誉证书,一个个奖杯、奖牌无聲地述说着冯天荣老人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对她心爱“樱花”的辛勤浇灌、培育和付出……
来源:安阳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