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平方米陋室作诊所 只见红锦旗不见行医证
文章简介:在开发区昌平花园小区楼下,一间当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这间屋子是临时搭盖的,面积很记者随后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诊“医生”:能。一般吃药,严重的“医生”:当然批了,没批怎么能“医生”指着桌子上的几本医学书根据我国卫生法规,开办诊所必须“这个诊所已经营业两年多了,希在开发区昌平花园小区樓下,一间面积约5平方米的小屋子被人作为了诊所,并竖立大招牌宣称能够治疗10多种疾病。4月18日,记者看到一白发老者正在里面給人治病。談到行医证,白发老者指着桌子上的几本医学书籍貌似很“幽默”地说:“这就是医师证!”
疑惑:如此诊所可靠吗?
当日上午,市民王先生向本报反映,在开发区昌平花园小区位于长江大道一侧的入口处,他看到一家小诊所,诊所前立着招牌,上书“专治损伤、風湿、腰痛、肩周炎、颈椎、关节炎、痛风、肠胃病、痔疮、牙痛、咳喘病等”。
“这间屋子是临时搭盖的,面积很小,也不高;我進去看了下,里面也非常簡陋,只摆着一张单人床和一张桌子以及一些杂乱的物品,没有看到卫生部门发的证件。不過,墙壁上诸如‘神药奇效’、‘妙手回春’之类的锦旗很多。这样的诊所可靠吗?如果可靠,怎么如此简陋呢?如果不可靠,这诊所就位于路口,非常显眼,为何有关部门没有查处呢?”王先生感到很疑惑。
暗访:无证“医生”拿医书当医师证
记者随后前往现场了解情况。“诊所”外观确如王先生的描述。掀开布门帘,记者看到一名白发老者手里拿着一件玻璃器皿在鼓捣着啥,小屋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中药气味;一名男子正躺在床上露出上身接受“治疗”,床上的被褥显得很脏;唯一能让这间小屋显得较为“生动”的,是墙壁上悬挂的六七面大红锦旗,上面全是对“医生”的溢美之词……
白发老者自称他就是“医生”,76岁。记者:这屋子是谁的?
“医生”:原来是小区值班室,我租過来的,每月100元。
记者:你这诊所開了多久?“医生”:两年多了。
记者:外面牌子上说的疾病,你都能治?
“医生”:能。一般吃药,严重的还要打针。记者:你这診所经过批准了吗?**了吗?
“医生”:当然批了,没批怎么能开呢?证也办了,贴在外面的。(边说边走出屋子,指着用透明胶布粘貼在門口墙壁上的“公共场所衛生制度”。)
记者:这是哪里发的?“医生”:卫生部门。
记者:还有其他证件吗?“醫生”:没有。
记者:你的执业医师证呢?
“医生”指着桌子上的几本醫学书籍,貌似很“幽默”地说:“这就是醫师证!”
法规:开诊所有严格规定
根据我国卫生法规,开办诊所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卫生行政部门在发证前,首先就要看经营者是否具有执业医师证书,经营场地和设施是否达到规定标准,并非任何一个人随便找一个场地就能开办诊所。
“这个診所已经营业兩年多了,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此事,给我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王先生无不担忧地说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