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湖路堵路只是现象,不是真相!!
因为路久失修,给沿路的村民日常生活造成诸出不便,于是愤然堵路。村民迁怒于过往车辆的逻辑很简单:如果车辆不多,路就可以多使用几年,不至于破败如斯。当然,更深一层的逻辑在于,如果不通过堵路将事情搞大,政府就不会重视而使让路继续烂下去。这条路离家不远,两年前曾去那里饭后散散步,后因车多路窄灰大而放弃。那条路两侧,附近有小区、工厂、菜场,还有因近年来五里乡变成五里街道而升格为“市民”的村民。对于城市生活,除了车水马龙,也应有阔路绿荫,但显然九湖路两侧的村民只“享受”到了前者,而没有“享受”到后者。
九江不大、“兴城”势头很旺。破败的九湖路仅管现在尚属于城乡结合部,但离所辖的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也在数公里范围之内。前不久有好事者曾指出五里街道甚至在九江财政收入“十强镇”榜上名列第三——而九湖路与该街道新修的办公楼甚至近在咫尺。为何堵路之事还要上网上报纸上电视呢?有人说是现代资讯媒体发达了。但我感觉媒体越发达,怎么离堵路的真相越来越远了呢?是不是光环的背后总有阴影,社会总有被遗忘的角落?
广州的“城中村”出钱修路后,进而村民堵路收费,毕竟沿海村民经济意识强,有投入就要有产出。如今九江九湖路村民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干净、便利而堵路,却是为了起码的生活权利。同为“堵路”,也同为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者说,这都说明,村民能不能随城市化进程同步分享成果呢——这难道不是“兴城”的主要目的吗?
九湖路堵路只是现象,不是真相。然而,不管真相如何,这条路应该到了修的时候了,而且是尽早尽快地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