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少 发表于 2012-11-25 18:27:35

中国首都将迁都至九江?

    文章简介:(中国革命战争决定性阶段的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作为首都影响首都北京协调发展最严重的问北京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而北京的大量地下水长期超采以后现在,南水北调工程被很多人看作为了支持中部地区的发展,建议北韩国政府2005年2月15日宣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1956年上台的库比契克政府雄九江的区位适中,交通便利,是迁九江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一劳九江气候适中,是新首都的最佳选九江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迁都无论从地理位置考虑,还是从资源



(中国革命战爭决定性阶段的胜利都是在北方取得的,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苏联、蒙古等国可以成为无忧的邻居等)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核心和最具活力的区域。1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作为首都的运行成本一路走高,已到了不堪重负的境地,成为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难題。且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超常规发展,城市功能的过份集中,带来了普遍的生态环境和人口膨胀的壓力,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受經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挤压而难发挥优势,有的甚至不断遭到破坏。
  影响首都北京协调发展最严重的问题是水资源缺乏的难题,这也是北方地区发展的大问題。我4月底到郑州后发现,郑州的水一股怪味,泡茶也冲不掉这味道,弄得茶也没味道。郑州到少林寺100多公里的路程,路边的沟沟壑壑和坑坑洼洼里,居然看不到一滴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少林寺》电影中牧羊女唱歌的小河,再也没有了清彻的潺潺流水,几道堤坝攔截的是浑浊不堪半汪死水!
  北京人均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2010年,平常年份北京将缺水9.9亿立方米,枯水年缺水近20亿立方米。北京市社科院的一个专門小组,长期研究水資源供应与城市人口容量的关系后得出结论:2005年,北京可支撑的人口容量为1277.77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156.01万人,外来人口121.76万人。这一结果是北京人口容量的最大值。但实际北京总人口在1997年即突破1500万大关,其中常住总人口1210万人,外来人口35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从水资源供应的角度看,北京的人口已超负荷300萬人,而这一数字仍以每年20万人的速度在增加。
  而北京的大量地下水长期超采以后,已形成2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区,最严重的东部地区过去40年已下沉了700多毫米。专家们指出,地面大面积下沉最终会影响整个城市建设,导致地基不稳,墙壁开裂,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现在,南水北调工程被很多人看作是解决京、津地区缺水的“灵丹妙药”。但该项工程总投资近5000亿元,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不仅总投资超过三峡工程,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不亚于三峽工程。以东线第一期工程为例,总投资为1548亿元,其中主体工程投资1240亿元,配套工程投资308亿元。工程实施后,被引水的汉江中下游流域将严重缺水,三峽水库的发电和用水也将受到较大影响。何况,中线工程流经的豫、鲁、冀、晋都是缺水大省,这流经家门口的几百亿立方水将成众矢之的,如何分配将大有争議,能有多少流到京津将大有疑问。
  为了支持中部地区的发展,建议北京迁都至江西九江。世界上也不乏为解决區域发展不平衡而迁都的事例。
  韩国政府2005年2月15日宣布,位于韩国中部地区忠清南北道的4个地方为新行政首都候选地,韩国迁移行政首都主要有两个目的:保证首都安全和改变经济过度集中于现在的首都汉城等北部地区的状况,实现地区经濟均衡发展。二战后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建立了新都,还有10余个国家正在考虑迁都。其中,巴西遷都巴西利亚可为镜鉴。
  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约热内卢周围不到全国11%的地域内,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這样就有所谓“两个巴西”的存在:一个是先进的沿海巴西,集中在狭长地带,其现代化程度堪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個是荒凉落后的内陆巴西,是全国的“低谷地带”。
  1950年前后,巴西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东南部舊都里约热內卢周围不到全国11%的地域内,里约热内卢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誉全球的国際大都市,其现代化程度堪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而广阔的中西部和北部亚马逊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虽然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是荒凉落后的内陆“低谷地帶”。
  1956年上台的库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决心完成迁都的“百年大计”,以尽快克服容易引起国家分裂的严重失衡状态。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和多方压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颇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月21日举行了举世瞩目的迁都大典。随后几十年间,巨大的区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弱。仅巴西利亚至贝伦的公路开通以后,沿线即由10万人猛增至200万人,巴西政府从1940年就倡导的“西进”运动,直到实施迁都战略后才真正发生了效应。迁都后,原首都里约热內卢“文化之都”的形像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现在,巴西利亚、里约热内盧、圣保罗三地分别承担巴西政治、文化、经济方面的中心职能,各司其职,各具特色。
  九江的區位适中,交通便利,是迁都的最佳选择地。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集名山(庐山)、名江(长江)、名湖(鄱阳湖)于一体,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130多年前,这里就是对外通商口岸,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江沿岸开放城市。長江是中国最大、最长的东西向水上大通道,京九鐵路是我国最长、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南北向陆上运输大通道,两条大动脉在九江市区交汇,九江成为承东启西、引南接北的金十字交汇点。其地理区位基本处于中国的中部。交通运输,铁路有京九、武九(至武汉)、合九(至合肥)和即将动工修建的铜九(至铜陵)、景九(至景德镇)等五條线路在九江交汇;公路有105(北京—珠海)、316(福州—兰州)国道过境,昌九高速公路全长113公里,九江九江港是东西水运、南北水陆中转的重要枢纽港,最高年客运量500万人次,最高货物吞吐量2000万吨,分別居长江各港口的第二位和第四位。
  九江的水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一劳永逸解決首都的水资源需求。九江地表水資源136.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41.8亿立方米,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2.9万千瓦。长江过境长度151公里,年流量8900亿立方米,直入长江的河流流域面积3904平方公里,境内主要有修河、博阳河、长河三大水系,万亩以上湖泊有10个,千亩以上31个,全省最大的柘林水库库容达79.2亿立方米。鄱阳湖是省內诸河入长江的总通道,又是长江水量的調节器,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300萬亩。
  九江气候适中,是新首都的最佳选择地。九江地处中亞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6-17°C;年降雨量1300-1600毫米,其中40%以上集中在第二季度;年无霜期239-266天,年平均雾日在16天以下,?是人居环境十分优良的地方。九江夏季略热,但城南的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风景名勝区,1996年被联合國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錄》,其避暑功能远胜于北戴河。
  九江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大降低迁都成本。九江已成为一个区域通讯中心,能源中心,是华中、华东地区重要电力基地,华中电网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九江发电厂一、二期工程65万千瓦已建成发电,三期70万千瓦在建设之中,九江的土地资源丰富,还有长江北岸的黄梅、武穴等地的大量土地资源可供利用,其发展空间巨大,这些条件,都可以大降低迁都成本。
  无论从地理位置考虑,还是从资源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等方面分析,九江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迁都选择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首都将迁都至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