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fdc9i 发表于 2012-11-25 18:31:33

九江各地奇异年俗大比拼!

    文章简介:"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悠德安:还年福。一年将要结束时一永修:大年夜。永修各地区从二十接年。除夕守岁,直至东方欲晓,请坐上席。二十四日为小年,建国湖口:过“叫花子年”。旧时过年赶殇。解放前湖口各地有在元宵夜星子:听牲畜叫声以卜吉凶。听牲武宁:送宁。元宵节这天,武宁人瑞昌:牵牛出方和伐柴。正月初一灿灯。过了元宵节,年就过完,翌修水:吃"拉锯饭"。初一早晨,偷青。旧时元霄晚上,修水各地,都昌:拜大年。正月初八,都昌县灯彩。都昌灯彩以盘龙为普遍,次彭泽:捧"元宝"。月初一,彭泽人日。正月初七,彭泽农村户户都跑花。元宵节,往年彭泽邑民轮供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节日风俗中,故能通过节日风俗亦可反映出它所包容的文化要素。九江地域广阔,各地居民的歷史背景、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信仰传统、人文地理不同,因而形成多姿多彩的春节风俗,而其中有的风俗具有地域性特征,与其他地區有明显的差异。 
      德安:还年福。一年将要结束时一种祝福式家宴。德安各地家宴没有统一的时间,由各姓传统习惯自定,农历腊月二十四以后,天天都有还年福的,早、中、晚各有定规。旧俗还年福前先准备好三牲祭品,送到祖堂上供,然后各自回家团聚吃年饭,有的地方还邀请亲戚或好友来参加还年福。
      永修:大年夜 。永修各地区从二十五日起,每天均有部分村庄住户过年,其历史渊源由各家族的风俗習惯而定。同日过年亦有早、中、晚之分。俗传,古代有一长者生三子,早、中、晚分别到三个儿子家过年,从此,各户均以此为大年之时日,相沿成习。另一種说法;早上是商贾、乞丐过年;二十五日为轿夫过年。立新乡朗湖村还有"打赤膊"过年的风俗。
         接年 。除夕守岁,直至东方欲晓,永修人俗信以第一次动物叫声为"接年",如狗叫称"狗接年",牛叫称"牛接年",以此预兆年景丰歉。
          请坐上席 。 二十四日為小年,建国前,永修各地长工、店员是夜参加宴席被"请"坐上席,便意味着辞退。


  湖口:过“叫花子年”。旧时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难,湖口有的穷困人家为了逃避“阎王债”,在荒郊野外风餐露宿。有的村庄在除夕之夜,全村男女老少携带食品到田塍地坎取餐,据说此习是其祖上流傳下来的。
         赶殇。解放前湖口各地有在元宵夜赶殇(即趕鬼蜮)的陋习,往往引起宗族纠纷,以至械斗。解放后仍有少数村庄未改,有关部门每年都采取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星子:听牲畜叫声以卜吉凶。听牲畜叫声以卜吉凶除夕半夜子时,星子各地兴接(新)年,家家鸣爆,前后封门,只走侧门进出。农家此时听牲畜叫声以卜吉凶,俗云:“鸡叫荒,猫叫干,狗叫年成好,牛叫谷满仓。”
    武寧:送宁。元宵节这天,武宁人有到祖坟前点灯的习俗。旧志载:“上元剖竹竿为燈,送祖墓,沿山遍野,煌煌如星辉日烂,林麓洞然。”又载:“房屋仓储,园圃圈厕,莫不张灯,谓之照蚁虫鼠耗,又取女貞叶燒炉中,作毕爆声,以殄虱蚤”。
   瑞昌:牵牛出方和伐柴。 正月初一日,瑞昌农民除相互拜年之外,还要将耕牛牵至栏外宽敞处,燃香放爆,喂以精饲料,再牵回栏,叫作"牵牛出方"。这一日,有些勤儉老人还要上山砍柴,图个"伐柴(发财)"的好兆头。
         灿灯。过了元宵节,年就过完,翌日,瑞昌各地各种彩灯一般烧毁,谓之"灿灯"。灿灯之日,将灯礼收入,置酒设宴,全村男子,聚集一堂,开怀畅饮,盡欢而散。
   修水:吃"拉锯饭"。初一早晨,修水各地兴戶户鸣炮开财门(大门),按年利方向出行,邻里互拜新年,先长辈,后平辈,早点大多吃素,以青菜,豆腐为主,俗云:"吃了青菜,清清泰泰"。从初四至十五,农村近邻有吃"拉锯饭"習俗互相宴情,慶賀新年。
         偷青。旧时元霄晚上,修水各地,有偷青习俗,惹人骂,传说越骂越健。
   都昌:拜大年。正月初八,都昌县城及近邻数乡,興为头一年亡故的人拜年,称“拜大年”,忌随意乱走,其他乡则不然,“拜大年”择日而定。
         灯彩。都昌燈彩以盘龍为普遍,次为表演武术的狮舞,再就是蚌壳灯,戏典节等等,近城龙灯,还进城欢舞。县人以起灯为喜,散灯为忌,故散灯只能在野外,不得在村落附近,否则會导致某族纠纷械斗。
   彭澤:捧"元宝"。月初一,彭泽各地人们相互拜年,客来,敬之以糖茶熟蛋,名曰"捧元宝"。
         人日。 正月初七,彭泽农村户户都兴烧门前纸,并有"烧了门前纸,男人做买卖,女人做针黹(音纸,女人做针线曰针黹)之说,意即初七已过,男女都要各务本业,劳动营生。多数村庄,使儿童涂花脸,手执刀叉,鸣锣击鼓。往来呼噪,挨家挨户追赶,名曰“赶野猫”,为古代用傩驱鬼逐疫形成的沿袭和演变。入夜,则用鞭炮或爆箬点燃后,复以木盆,噼噼作响,名曰"报财报喜"。在放鞭炮时,儿童口中歌唱:"报财报喜,陈谷腊米,猫眼睛亮,老鼠眼睛瞎"、"报財报喜,陈谷腊米,前仓满,后仓沉,中间仓里装金银"。
         跑花。元宵节,往年彭泽邑民轮供灯会,有采茶、踩船、蟹、蚌、太子等名目,城市西门不禁,鼓乐喧天,歌舞达旦,青年们赤膊游龙,每以鞭炮盘于龙点,点然后,火花四迸,旁观者又以火花向之注射,虽灼肌肤,亦所不顾,往来欢呼,名曰“跑花”,抗日战争后,此风漸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九江各地奇异年俗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