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青年 发表于 2012-12-9 18:16:04

凌云寺:佛教文化旅游圣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文章简介:都昌新闻网讯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早上九点,网友们准时登车,在经凌云寺共包括观音殿、凌云阁两座据“凌云寺”的负责人介绍,“凌凌云寺不仅是我县佛教文化发展的佛教文化旅游人数的增多,爱国主佛教文化的解译,让我们感受到佛







      都昌新聞網讯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精神,宣传好我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团队凝聚力与团队协作能力。11月24日,都昌新闻网组织部分网友走进左里凌云寺。
      早上九點,网友们准时登车,在经过了大约40分钟的车程,便来到了左里旧山的山脚下。停车步行,在通往旧山凌云寺的山路上,五彩斑斓的秋景映着冬日的阳光,大家的心情也都格外的舒畅,一路上谈笑风生,歡歌笑语。在山顶,当雄伟壮观的凌云寺映入眼帘,讓人感受的是庄严与平静。 登庙遠眺,新妙湖尽收眼底。极目近观,道路逶迤如练环绕四周,真可谓山青水秀景如画,心旷神怡人欲仙。
      凌云寺共包括观音殿、凌云阁两座大殿。空阁前后,茂林修竹,新庙左右,鸣鸟茵花。入庙阶梯,层层尽拱秀;护门栏杆,面面通清风。閣上宝塔,大雄宝殿居中,楣上横书“凌云阁”。大门左右,双狮雄立。面前崖上,雕龙香炉,描金點翠。双龙盘柱,腾雾驾云。炉之两侧写上:“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在观音殿内,庄严肃穆的門楼、悲悯慈祥的观音像让网友们肃然起敬,大家纷纷对着佛像礼拜祈祷,祷告内心的虔诚与心愿。
      据“凌云寺”的负責人介绍,“凌云寺”位于左里舊山,旧山原名狮子山,因苏眈去蘇山修道,将此山称为旧山,故旧山因此而得名。吴猛在旧山得道成仙,宋代徽宗封吴猛为“神烈真人”。据《神仙传》载,明正德三年,济申大师将佛教传入旧山,并建造“凌云阁”,据了解,东晋的陶侃就来过这儿游玩,并作诗一首:满炉香火满炉烟,满堂书生满堂仙;今夜寒霜空对奕,豪吟直到五更天。凌云寺于2001年重修,2002年(农历)9月19日竣工,历时一年又五个月,全寺占地七百平方米,耗资十五万元左右,所有经费均来自于台商主捐,民众襄助。
      凌云寺不仅是我县佛教文化发展的一处缩影,而且更是我县进行弘扬爱国主義精神教育的基地。1940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凌云寺,欺凌周边百姓,活埋寺庙僧侣,犯下滔滔罪行,附近百姓不堪凌辱,奋起反抗,至今在庙后100米处,依然清晰可见当年战争留下的战壕。
佛教文化旅游人數的增多,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让周边的居民也感受到知识的缺乏,为了具有更深的文化底蕴,让附近的人接受更多的新知识,山下邱家村特创办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政治类、科技类、综合类等众多书籍,琳琅满目的书籍让大家目不暇接,网友们都纷纷赞不绝口。
      佛教文化的解译,让我们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愛国主义精神的传承,也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阔步前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凌云寺:佛教文化旅游圣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