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tktom 发表于 2013-1-28 18:52:29

修水县胡谢村修桥十年欠债也十年 政府将提供资金解决债务

10年前村民筹资建桥后欠下16万余元工程款,2011年9月,修水县政府为解决此事,由副县长牵头,协调各部门在2012年务必将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现在已进入2013年,但各部门实际到账的资金只有6万元。眼看着年关将至,修水县溪口镇下港村胡谢自然村村民,再也不想看到讨债人来上门了。   村民负债近17万元建起的石拱桥。   村民卖猪筹钱修桥   在修水县道茅界线左侧12公里,有一座长80余米、宽5米的3孔石拱桥。村民谢大富指着石拱桥右侧河道稍窄处说,在这座桥建好之前,被河道隔开的胡谢自然村村民想去河对岸,如果不绕山路,唯一的通道就是一座由木板搭起、40厘米宽的简易木桥。   这座木桥虽然方便了村民的通行,但也给村民留下了很多黑色的回忆。自然村小组长胡金生说,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2002年,每年发大水的时候,木桥肯定会被冲倒,而且由于木桥没有护栏又非常窄,从桥上掉进河里的事情时常发生,至少有10余人从桥上坠落后淹死在河里。   到了2002年10月,自然村村民凑在了一起,决定集资建桥,全村100余人,无论男女老幼,根据收入情况,每人出资800元至1500元不等。村民谢大林说,当时他家里条件并不好,连同小孩一共4个人,最后只好把家里养的猪卖了,才凑齐了3200元钱。就这样,村民集资了12万余元,再加上借来的4万余元,村民凑齐了建桥的第一笔钱。   当年10月下旬,村民们找到县城一家建筑公司,双方签订了合同,工程总金额为32.2万元。2003年年底,这座石孔桥建好了,村民终于不用再绕山路到河对面去种地,孩子也不用心惊胆战地走独木桥去上学了。   修桥十年每年躲债   桥修好了,但新的烦恼又来了,他们只付给建筑公司15万余元,还欠对方近17万元。从2004年开始,每年春节前,就是他们最难捱的时候。   谢大林说,每次对方来,他们都觉得很不好意思,又不能让对方空手而归,于是每家便凑个几百元,然后又赔着笑将对方送走。   村民们最后商议,能不能向政府申请,毕竟这也是事关村民生计的一件大事。于是,从2005年开始,村民通过口头或书面报告,向各部门反映。   政府承诺落实资金   终于在2011年9月,他们的申请得到修水县政府的重视,县政府梅勇副县长牵头,召集县扶贫办、发改委、交通局、财政局等部门召开协调会,落实拖欠的修桥款问题。   在一份当年12月10日的县政府会议纪要上,确定由县财政局安排项目资金4万元,2011年年底到位;县发改委纳入以工代赈项目,安排项目资金5万元,2012年到位;县扶贫办安排项目资金2万元,2011年年底到位;县交通局安排项目资金4万元,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落实到位;欠款下差部分由溪口镇政府负责解决。   但胡金生说,直到2012年年底,只有县财政局按时落实支付了4万元,县交通局两年内落实4万元,也只支付了2万元。发改委和扶贫办负责的6万元还没有落实到账。“我们也不是有什么怨言,而是说心里话,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县政府的支持,实在不想再过年关难过的日子了。”胡金生说。   镇政府称年前帮还   1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修水县县政府办公室,希望了解资金落实情况。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石孔桥的工程是未立项的项目,具体情况他不清楚。当记者希望能联系到梅勇副县长反映此事时,对方表示梅副县长在工地,暂时无法联系。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溪口镇镇长吴干金,他向记者表示,他一直负责参与此事,县政府对此事也非常重视,承诺的2012年年底之前支付未落实,是因为按照当地的习惯,都是农历新年前支付,目前他了解的情况是扶贫办和发改委都已经立项完成,在春节前资金都可以落实到位。   文/图 记者戴炜亚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608500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修水县胡谢村修桥十年欠债也十年 政府将提供资金解决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