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十八大 彭泽展风采”之棉船镇:工业农业并进发展结硕果
文章简介:中共十七大以来,棉船镇在县委、棉船镇是长江中的一座冲击洲,四村民:我今年一个人种了4-5亩棉船镇党委副书记吴问根:五年来棉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五年来,棉船镇始终把民生工程作村民:搞了这个自来水,大家都很工业发展一直以来是经济发展的主预计到2012年底,全镇实现生棉船镇党委书记慈金兵:下步我们一是突出根本抓治水,积极争取将二是突出特色抓农业,加大科技投三是突出重点抓招商。通过广泛收四是突出民生促和谐,以改善农村中共十七大以来,棉船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導下,认真实施“主攻一带、决战三区”发展战略,按照“治水、稳农、强工、富镇”的发展思路,推动了镇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棉船镇是长江中的一座冲击洲,四面环水,治水成为棉船镇的头等大事,五年来,棉船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向上争資和自筹资金,相继投入2亿多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长江干堤的抛石固脚和水平防渗工程;朝阳外闸、珠琅外闸等闸口改造工程;中下游两座排涝站机改电工程。并对棉船两大水系(夹江和北套)进行疏浚,圩堤加固、江岸治理、抗旱渠道铺设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村民:我今年一个人种了4-5亩地,今年收成比去年好一点,因为今年政府搞了抗旱排涝(渠道),对我们有保障。
棉船镇党委副书记吴问根:五年来,棉船镇采取“一争 二筹 三补贴”的措施,即:千方百计争取國家和各级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引导农民投资投劳,镇政府挤出奖金以奖代补的措施,整合各类资金2亿多元投入水利设施建设,共治理涡崩江岸6700米,除险加固圩堤7800米,清淤各类大型渠道42000多米,改造抗旱渠道38000多米,新建或改造排灌機站19座,极大地提高了全镇土地旱涝保收的能力,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棉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棉船镇利用自身优势重点打造金花、银花:油菜和棉花,通过稳定面积求总产,依靠科技捉单产,统一管理保稳产,连续5年实现皮棉总产14万担以上;油菜籽总产1800万斤以上。高标准完成了棉花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工程,棉花产量一直位于长江流域地区前列。围绕特色主导的棉油农业资源,棉船镇相继引进或盘活了粮洲棉业、雷鸣棉业、油化厂等棉油加工企业,成立了3个农业合作社組织,建立了8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五年来,棉船镇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共建设省级新农村建设点26个;先后投资2500万元修建了32公里环堤公路和100公里通村、通组公路,实现了公路建设的歷史性突破;今年又投入285万元,新增一艘大型新渡船,分别在东边河和马当镇江岸兴建渡口侯船室;为保障全镇4.2万人口的饮水安全,棉船鎮投入320万元建设日供水量3000吨的棉船自来水厂,并投入400多万元对管网进行了改造。
村民:搞了这个自来水,大家都很放心,我们用这個水又方便又干净。
工业发展一直以来是经濟发展的主旋律,棉船镇先后成功引进投资1.8亿元的环球精细化工项目和10亿元的有色金属冶炼项目,五年来,共引进项目19个。与此同时,棉船鎮充分利用自身棉花、风能等资源优势,成功引进棉船水上加油站和肉牛养殖项目等,投资1.5亿元的风能发电项目已在棉船进行测风等前期准备工作。
预计到2012年底,全鎮实现生产總值5.6亿元,是2007年的2. 33倍,年均递增 18.4%,财政收入2600万元,是2007年的6.6倍,年均递增45.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50元,比2007年增加4031元,年均递增14.3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亿元,是2007年的3.19倍,年均递增26.1 %。
棉船镇党委书记慈金兵:下步我们棉船镇將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乘势而上。
一是突出根本抓治水,积极争取将棉船32公里長江大堤列入国家整治计划,同时,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认真实施好小农水及中型灌区項目,進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二是突出特色抓農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并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科技含量高、管理经验丰富的农业龙头企业,着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降低农民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突出重点抓招商。通过广泛收集项目信息、积极外出对接和主动服务落户企业,力争在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四是突出民生促和谐,以改善农村交通环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管网延伸工程,落实医疗、养老、救助等惠农政策为目標,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推動棉船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