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一”快乐 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11:31: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的孩子,没有iPad,也没有iPhone,没有电脑,也没有网络游戏,当然,爸爸妈妈不用每个学期都带孩子去检查视力。时代不同了,谁也不能断言新生代的游戏方式比不上老一辈,但回溯从前,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孩子们满大街地乱跑,骑马打仗、捉迷藏、跳皮筋,而网络时代之后,一些孩子往往是躲在家里上网和陌生的朋友一起玩游戏……
        “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让小编为读者盘点一下我们当年的老游戏吧,翻开尘封的记忆,虽然它们如今大多已难觅踪迹,但是童年的回忆却留在了我们的心底,有种美丽叫回忆。也让小朋友来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年玩的是啥游戏,那不是寂寞,是淳朴,是快乐。
        骑马打仗
        这是当年男孩子中最流行的游戏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流行了最久的儿童游戏。因为唐朝李白就在《长干行》中提到了类似的游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说的是小孩子拿竹竿当马骑,在房间里跑来跑去。长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再骑竹马了,变成互相当“马”,背在背上。
        小时候所玩的游戏当中,恐怕没有什么能比“骑马打仗”更惊心动魄,更能显示出男子汉的英雄气概了。很多情况下,身强力壮者充当“战马”,身体瘦弱者为“骑兵”。
        骑马打仗很讲战术,一般开始对冲的时候都是两三对一起冲到对方最厉害的一对面前,合力把对方拉下来。但现实中大部分情况是比较厉害的人和对方正面拉锯,不厉害的就想办法迂回到对方后面去偷袭。
        那时候,这个游戏最能发泄男孩子们对冲锋陷阵的向往了,他们往往一边冲一边喊,“我是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在此”。而现在的男孩子往往是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寻找这种英雄的感觉了。
        玩法及规则:游戏前,把参加者平均分成两个队,同队的人又每两人结成一对儿,组成一套“人马”。只要把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一起摔倒,对方这一对就得下场,直至对方一对都不剩为胜。骑马者只能用手与对方搏斗,而“马”严禁用手,只能用脚参加搏斗,但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
        跳皮筋
        跳皮筋又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这是当年女孩子中的第一风靡游戏。
        对于女孩子来说,没有跳皮筋的童年是不可想象的,对男孩子而言,跳皮筋就是女孩子的代名词,两者之间是可以画上等号的。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一条橡皮筋来。下课或是放学时,校园里或是居民区的空地上,女孩子们会浩浩荡荡地拉开阵势,两三个人原地站立,将长长的皮筋绷直,另一队人在皮筋的圈内转身、跳跃、勾腿……皮筋一节一节地升高,难度也一点一点地加大。
        说起跳皮筋,就不能不提女孩子们最爱一边跳一边碎碎念的“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周瓜皮,皮瓜周,周瓜皮的老婆在杭州……”如今,长大了的女孩们童年的回忆中,必然会有很多关于橡皮筋的往事。
        材料及制作:一条长一些的橡皮筋,打上结即可。
        玩法及规则:这是一个人数无上限也无下限的游戏,最少1人也可以玩。一般来说,可以两人站两头绷开橡皮筋一人跳。人数不够时,也有将橡皮筋挂到树干上玩的。这游戏边跳边唱非常有趣,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
        滚铁环
        滚铁环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男孩子们的炫技宝物,几乎每人都有一个,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
        那时马路上车少,在路上滚铁环安全几乎不成问题。上学路上滚着铁环走,不但能够免去行路的单调,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乐趣无穷。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啷哗啷”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不过,后来车流量越来越大,到了80年代之后,已经很少有孩子玩这种游戏了。
        材料及制作:用一根钢筋或粗铁丝,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
        玩法及规则:男孩手捏顶头V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着一个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跳房子
        跳房子又称跳方阵、跳格子。东北三省、内蒙古赤峰地区均叫做飞机格。香港称为跳飞机。跳房子时因为是用一条腿支撑跳动,故青海等地俗称“瘸房房”。
        跳房子是一种世界性的儿童游戏,据说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镶嵌地面上就曾经发现类似跳房子的图案。这是80后们当年最爱玩的户外游戏之一,尤其以女孩子最爱玩。只要在家门口的空地,或是没车的路旁,找颗小石头,就能画个房子,玩上半天了。
        孩子们用一只沙包(或者一块瓦片)作为游戏的辅助物,先把沙包扔到指定的地点,然后蹦蹦跳跳、飞檐走壁、穿房越脊,把沙包拾回来便大功告成。有时一边玩她们还一边唱:“正月十五黑咕隆咚,树枝不动刮大风,刮得面包吃牛奶,刮得火车上天空……”
        材料及制作:在开阔地上用粉笔或砖块画上格子即可,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长方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还有演变成飞机形状的。
        玩法及规则:人数不限,形式有两人轮换跳、几个人轮流跳、多人分成两组轮换跳等。
广州尖锐湿疣医院福州尖锐湿疣医院癫痫病的治疗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联系我们|安阳论坛网

GMT+8, 2025-5-5 03:08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