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族.商人.商业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8:56: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章简介:在著名的殷墟妇好墓中,考古学家我们知道,民间最初的交易是以物长时间的贸易交换,以物易物显然不仅如此,货贝还经常作为奖赏被当然,有学者认为,商代的贝壳还商代灭亡之后,商民族遗民又分散



  在著名的殷墟妇好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堆贝壳儿,总数达到了近7000枚。妇好墓随葬這么多贝壳干什么?原来,贝壳,就是商代的货币!贝壳,就是中国古老钱币的鼻祖。前后几十年間,在殷墟发掘中出土的贝壳数以万计。

  我們知道,民间最初的交易是以物易物,就是你拿三只羊换我一头牛。商族人是比较善于做买卖的。《诗经.商頌.玄鳥》说,殷武丁时“邦畿千里”,殷商时代先民的活动范围东至山东海阳,西达陕西中部,南抵湖南宁乡、常寧、江西清江,北迄冀晋以至内蒙古。那時候,商族人赶着马车、牛车,带着工具、生活用品、农产品,通过四通八达的道路,去换取各地的特产,互通有无。商都宫廷所用的占卜的龟板、贝壳等物,就是从遥远的南方运过来的。

  长时间的贸易交换,以物易物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急需一种稳定的等值物来作为中间媒介。贝壳产于南海,光洁美丽、小巧玲珑、坚固耐磨,还可以做装饰品,便于携带,又是自然的形状,容易计数。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从中原到遥远的南海,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海贝的价格不菲。于是,贝壳就被赋予了一项新的功能,成为“货貝”。从此,商人們到远处做交易,就使用珍贵的货贝来计算价值。他们还把货贝打上小孔,用绳子穿起来,十粒货贝为一“朋”,便于携帶也便于数数儿。贵族妇人更把美丽的贝壳穿起來戴到脖子上作为装饰品,以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也就是后来的項链了。

  不僅如此,货贝还经常作为奖赏被国王赏赐给有功之臣。甲骨文中就有很多记载,某日赏赐货贝多少“朋”给某位大臣。殷商时期,中国的文字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于是在文字中,就给了貝壳一席之地,至今在我国的汉字里面留下明显的痕迹。凡是和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字,如繁体字的“貴、賤、賞、賜、財、貨、買、賣”等,都与“贝”字联系着,使用“贝”字作为偏旁。这充分地说明了我國在创造和使用文字的時候,貝已经是通行的货币了。

  无怪乎妇好墓里会出土那么多的贝壳呢!

  当然,有学者认为,商代的贝壳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只是视之為难得的稀罕物件“宝贝”而已。不过无论如何,商族人善于做买卖是载于典册的。有学者撰文说“商贾之名,疑即由殷民而起”。就連郭沫若、吴晗、李亚农等著名史学家都认同这种观点。原来,早在商朝立国之前,商人的祖先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驯养牛马用于远距离经商。《易.系辞》对此记载道:“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一次王亥去河北有易部落经商时,有易部落夺走了王亥的牛车财货,杀死了王亥,王亥之子上甲微为父报仇,于是起兵灭了有易氏,商人的势力由此扩展到易水流域。由于王亥开创了商代经商的局面,他的商业活动又使商族的势力得以扩展,因此,后世商王非常尊崇他,祭祀王亥时隆重到一次用掉300头牛。

  商代灭亡之后,商民族遗民又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以自己善于经商的传统为生,以行商坐贾为业。人们看到,从事物流交易的人群几乎都是商族人,于是就呼之曰“商人”,以区别于周围的“周族人”——久而久之,“商人”成为一个泛意的概念,他们所此事的行當也就成为“商业”了。      (刘 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联系我们|安阳论坛网

GMT+8, 2025-5-3 06:57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