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幼小衔接时父母应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42: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文章简介:新学年即将开始,又有许多孩子走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幼小衔接是家住洹北小区的刘女士的儿子去年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她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年级新生最缺少的是习惯,包括家住永安街的王先生说:“我的孩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理治疗师陈陈品表示,对有多动行为的孩子,殷都区黄先生的儿子开学要上二年市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老师吴娟娟她建议,可以用闹钟或者好听的音开发区王女士的女儿也是去年上了陈品表示,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步入新学校,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她认为,对于不合群的儿童,首先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助人为



新学年即将開始,又有许多孩子走进小学校门,成为了真正的小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后,儿童面临的环境变化很多,容易引起小学生出现多方面的适应困难和问题。
        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間的衔接,也就是孩子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這一过渡跨度很大,若处理得不好,容易导致孩子对生活环境不适应、学习跟不上、无法融入班集体甚至厌学等不良后果,给他的心理带来很大的阴影,所以家长们对此务必引起高度的重视。
        学习时间成倍增加
        孩子自理能力较差
        家住洹北小区的刘女士的儿子去年上小学,在他第一天入小学,回家问妈妈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老师今天没有叫我們喝水?而且也没有给我玩具玩?我的口好渴呀!”刘女士感到很苦恼:“他以前上幼儿园还好好的,现在上学总不愿意去。”
        安阳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金娥表示,幼儿园每天集体教学的时间大约只有1小时左右,其他时间基本上是游戏、劳动和其他生活活动,而小学生每天集体教學时间至少有3到4小时,比幼儿园多3倍。这对新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种巨大的压力,所以他们时常会感到辛苦、疲惫、厌倦等等。
        她认为,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入校的第一课。
        一年级新生最缺少的是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很多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成绩不优秀,对习惯不太在意。其实,习惯對学生的影响很大,有时候学生的外在差距雖表现在学习成绩上,但这是由习惯造成的。
        上课爱说话非多动症
        成長期需要关懷鼓励
        家住永安街的王先生说:“我的孩子刚上小学,但上课爱说话,与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说,同学们不愿说都不行,影响教學秩序,我打他也不管用,还是改不了。老师说他是多动症,甚至让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治疗。”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理治疗师陈品认为,孩子是不是多动症,首先要经过医生进行专业測试之后才能认定,除极少数孩子会被诊断为多动症,绝大多数孩子仅仅是具有多动的行为。大部分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多动是一种活泼的表现,只不过是把自己的精力分散开了,不能聚精会神听讲,这需要一个纠正的过程,并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是多动癥。
        陈品表示,对有多动行为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强行要求,更不能训斥、打骂,要比对一般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关怀和耐心。通过进行一些不过度活动的游戏来强化奖励,起到一个纠正的作用,培养孩子形成适度活动的行为习惯。另外从营养学角度,减少对西红柿、苹果、橘子、人工调味品等含有甲基水杨酸类食品的摄入,对兒童多动行为的改善也有一定帮助。
        作息时间不适應
        下午上课就犯困
        殷都区黄先生的儿子开学要上二年级了。“去年刚上学的时候还好,有点新鲜、比较兴奋,后来就不行了,早上起床磨磨蹭蹭起不来,中午总想睡觉,下午在课上老打瞌睡。都一年了,这毛病就是改不了。”黄先生有些无奈地说。
        市实验中学心理咨询室老师吴娟娟认为,小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在幼儿园相比有很大的區别。孩子在幼儿园里习惯了天天午休,但小学没有午睡时间,中午休息时间也很短暂,而早上上课时间也比幼儿园要早,家长应试著在家里调整孩子的作息规律,慢慢减少甚至取消午睡时间。
        她建议,可以用闹钟或者好听的音乐提醒孩子起床。还可以通过一些奖惩措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最好还是让孩子平时加强锻煉,增强抗疲劳能力,还有就是如果条件允许最好不要让他坐车上学,有些人的体质不适宜坐車,身体疲勞时上车就会睡觉,再就是晚上适当地提前休息,把晚上睡眠时间调到9小时,午休时间盡量控制在一小时之内。
        孩子性格内向不自信
        很难融入班级大家庭
        开发区王女士的女儿也是去年上了小学:“刚上学时我的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回答老师问题,别人踊跃回答问题时,她即便知道咋回答也不敢說。下课不愿主动参与同学间的游戏,表现得非常胆怯、不自信。”
        陈品表示,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身边的同龄伙伴和朋友比较少,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与能给自己保护和支持的成年人很好相处,而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
        步入新学校,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面孔,此时,孩子常面对的困难就是如何与新的伙伴建立起新的友谊。他们平时在家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因此往往缺乏相应的交往意识和技巧。
        她认为,对于不合群的儿童,首先做的应该是查找原因,根据其具体表现的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不同的矫治重点。
        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引导孩子学会与人交流与小伙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悦或者倾听自己的烦恼,并通过与同伴、师长沟通解决困惑。尤其是当孩子与同学发生沖突,产生了退缩、报复的行为时,家长更应该及时干预,否则孩子很容易成为学生中不受欢迎的人,而最終会影响到他的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联系我们|安阳论坛网

GMT+8, 2025-5-2 18:48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