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观众,还是要读者,还真是个问题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6:06: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严歌苓,其人其名,正在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内地屏幕、报端。近十年来,根据其小说改编或由其本人操刀编剧的电影、电视剧,频繁而不间断地在内地推出,并获得不可小觑的收视成绩,以致现在她的每一部小说,几乎都会成为影视改编追逐的目标。作为作家的严歌苓,似乎也正在由拥有自己读者群的小说家,变身为与收视率、票房等等字眼分不开的影视名人。

  严歌苓自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美国,出国前创作过一些部队、知青生活的作品。初到美国,她的作品多反映留学生、移民生活,发表于台湾、香港等地报刊、杂志,并多次获奖。其中最有影响的《少女小渔》,由台湾才女张艾嘉搬上银幕。众多内地文艺青年也是通过传看碟片,初识女主角刘若英。

  在美国定居下来后,严歌苓的创作开始转向对故国、对自身成长的反思,这一时期最为人知的是由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浴》,片中女主角由当时才十几岁的李小璐扮演。此片涉及“文革”、藏区、女知青,未在内地上映。严歌苓、陈冲、李小璐三位女主创,皆因此片在美国、台湾等电影奖项中各有斩获。这一期间在小说及电影创作上的成绩,令严歌苓“墙外开花墙内香”,重新回到内地小部分人群的视野里。

  严歌苓创作上真正的厚积薄发,始于跟随美籍外交官丈夫远离美国后的非洲生活时期。也正是在这之后,严歌苓的视线转向更为开阔的中国近当代历史与背景,其创作也开始真正冲击到内地的“主流创作”,并逐渐被后者接纳、认可。无论是小说《金陵十三钗》《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铁梨花》,还是由其编剧的电影电视作品《梅兰芳》《幸福来敲门》(剧本《继母》)《娘要嫁人》等等,其作品中一贯的人性思考、女性体验,更加地贴近广义上的“主流创作”或“主旋律”。

  这些作品在形式上,用严歌苓自己的话说:“(过去)每每在写作前挖空心思去思考结构,非常艰难地想一个作品的形式,希望有所创新,然后呕心沥血地去写。结果作品出来,除了专家认可外,读者并不买账,还常被讥笑为‘雅不可耐,高不胜寒’。当我不去考虑那些复杂的东西,平铺直叙地去讲故事时,反而受到读者喜爱,就像我写《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第九个寡妇》这样的小说,写得舒畅极了,根本没有觉得有任何难度。”

  严歌苓的这些中国故事或中国女人故事,受到普遍认可,除去她自己所称写作手法上的“平铺直叙”,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她自己也未尝意识到的原因。这就是她血液里深藏着的那支“主旋律”。她12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跳舞。20岁时作为战地记者,到过老山前线采访伤员。从前线回来后,她含泪创作了一些诗歌、小说,并由此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用现在的话说,她的“三观”形成于那一时期,早期的烙印无法彻底抹去。

  半生戎马生活打下的思想基调令她作品中的人物或女性,都有很强的价值诉求,或者我们今天所言普遍意义上的“正能量”。无论她的故事从多么陌生、奇异的形象或场景出发,最终也都会被她发掘和赋予中国式的、熟悉的价值取向。

  《小姨多鹤》,把多鹤设定为日本人的在华遗孤,这故事虽然始于这名女子奇特的、有些神秘的身世,但落脚点还是对她女性和母性中美好、善良、坚忍品质的挖掘。从多鹤一生奇异的经历中,又折射出普通中国人的包容、仁厚。《金陵十三钗》,南京大屠杀中一群妓女和一群女学生同时奔进了教堂避难,日本人来要慰安妇,最后看似浪荡、无行的妓女取代女学生,去了日本营地。这个故事围绕女性、贞洁等等折射出的价值观,更是典型的“中国式”取向。《第九个寡妇》,讲述一名解放初期的女子为使自己公公免于被当作“地主恶霸”镇压、将其藏匿近30年。其中寡妇在如履薄冰的政治运动中本能体现出的善良、勇敢、牺牲,是严歌苓所看重的。

  严歌苓居于海外,写着中国故事,作品中的人性与母性最终都落在典型的中国式“主旋律”上。这令她身为“边缘作家”,虽以“有距离”的角度切入和开篇,最终却还是创作出与“主流”价值诉求相吻合的作品。根据其作品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电影,也因此能够得到内地普通观众的认可,以致追捧。

  然而她又极力想要将自己的编剧和作家两个身份严格区分开来。“电影、电视剧编剧和写小说对于我来说是爱恨交织的,因为影视媒介为小说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带来丰厚的收入,但作家长期从事编剧工作对写小说有伤害。比如说做编剧,每个情节都要完成一个任务,这样才能把剧情飞快地往前推进。所有这些对写小说是有负面作用的,因为小说的叙事通常是缓慢的,富有张力的。因此经常看到一些原本小说写得很好的作家,一旦当久了编剧,就写不出好小说了。”因此她要“再提醒我一句,就是以后这种事儿少干了,还是老老实实写小说”。

  做编剧,还是写小说;要观众,还是要读者,可以看出严歌苓的犹豫与左右,她甚至多次放出要写“抗拍”型小说———严歌苓解释:所谓抗拍型就是文学元素大于一切的作品,它保持着文学的纯洁性。很有些又要回归早期“专家认可,读者并不买账”的意思,显示其作为清醒而具备反省精神的创造者的独立意识。应该为她鼓掌。

  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被严歌苓自己定性为“抗拍”型,但版权却又很快被张艺谋买去。严歌苓的矛盾与反复,一方面有她对自身定位的严肃思考和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受汉语阅读群平均素质所累———“一旦创新就可能失去读者,我想这也是每个作家的悲哀,谁都不希望受到冷落,我当然也不希望,我不想听到读者说,你写的东西我怎么看不懂。我不想失去现在已经拥有的读者群,我还没有牢牢抓住他们。让我和读者再紧密结合一阵后,我再去创新另外的小说形式。”

  近日在电视剧《娘要嫁人》的宣传活动中,严歌苓说:“现在整个世界都是新媒体、微电影、手机小说,这是不可抗拒的。我非常希望影视观众会变成小说的读者,这未尝不是一个推广纯文学的路子。”如此,若果真能将更多关注或喜爱其影视作品的观众,引入到对她更为看重的小说作品的阅读,也不失为她推广自己小说创作、培养自己读者群的顺势之举。
娘要嫁人在线观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联系我们|安阳论坛网

GMT+8, 2025-5-2 20:51 , Processed in 1.14062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