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论坛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欧班列:让产业寻找 “郑州定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7:24: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人物名片】 汪鸣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主持完成《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制研究》、《全国物流发展规划》等重要研究项目和近40个省及省辖市的物流发展规划。学术著作有《WTO服务贸易市场开放问题研究》等。参与起草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阅读提示】 

  汪鸣长期从事综合运输的研究和规划,他脑子里装着全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地图。记者采访他时,他坦言一直关注河南、关注郑州的“一举一动”。

  汪鸣说,郑欧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不只是组织一些货物进行运输,其长远的意义在于,依托这条货运通道,形成真正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

  ●眼下:学会物流服务 学会货物组织

  昨天晚上,郑欧班列驶离乌鲁木齐西编组站,向阿拉山口边境进发。记者就郑欧班列的开通采访汪鸣时,他坦言自己一直关注河南、关注郑州的“一举一动”。不用翻资料,他就把郑州航空港和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城际铁路和途经河南的国道、省道等节点和交点摆布得清清楚楚。郑欧班列的踪迹,他都装在脑子里。

  汪鸣说,综合交通运输,或者现在时尚说法——物流,都包括这样两个层次的概念:一是自己没有货,给别人干;二是自己有货,给自己干。其实,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省,这两个层次区分并不明显,而是错层交织。自己有货,但是不够,所以既为自己干,也为别人干。

  为别人干,就需要货物的组织。因为只有组织货物,才能有运输、仓储、分拣、快递等链条的延伸,才可以增加附加值。汪鸣看来,依托郑欧班列,郑州眼下需要立即学会两样本领:学会物流服务,学会用全产业链的组织方式。“这都需要下一番大功夫。”

  ●长远:学会产业组织 倒逼产业调整

  开通郑欧国际货运班列,目的不只是为给别人干。因为,只想当一名“运者”,往往会陷入“没有东西可运、没人找你运”的窘境。

  而给自己干,就需要自己有货源。但是,从目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看,适合外贸出口的产业并不多。因此,这条线路的开通,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进行产业组织。

  汪鸣说,从连云港通过阿拉山口去向欧洲的集装箱,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却一直徘徊在不到10万箱的年运量上,这与我国当下的产业结构、产品分布有关。国家已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全国唯一的一家拿到国家批复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应该借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分析在航空运输、路面运输齐全的条件下,研究产业的布局和调整,特别是产业的组织,汪鸣反复强调这一点。

  ●转变:现在离岸结算 变为售后结算

  汪鸣说,郑州在20年前就可以开通这条线路,为什么没开?因为我国当下产业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只赚加工费的生产方式阶段,导致铁路货运挣钱难。

  怎么办?变结算方式。

  汪鸣说,举个例子,虽不恰当,但是很容易说明问题。通过海运,卖一部手机赚1块钱,可是现在用铁路运过去,就可能只挣5毛钱,甚至不挣钱。因为现在我们只单纯“加工”,结算方式是离岸结算。如何销售到顾客手中,与我们无关。这样流通环节的钱都被欧洲人赚走了。这样出口结汇模式已经落后。

  “换个思路。”汪鸣提示, “‘我’把商品运输到当地再卖,发现当地商店里手机卖5元,好,‘我’用3元卖给超市,比原来多挣2元,其中1元补贴运费,还比原来多赚1元,这就通过将产业链组织起来,使产业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转变。”

  汪鸣说,概括来说,郑州要成为产业组织者——从交易、结算到对方超市货架,全都参与。如果想让这条铁路线成为郑州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就要在产业发展模式方面下功夫,把生产和流通结合起来,反哺铁路运输。

  ●期盼:政策需要创新 寻求“郑州切入口”

  汪鸣曾深入剖析渝(新)欧、汉新欧铁路运输专线两个案例。重庆“实验”的结果是,一个标准集装箱通过铁路运到国外,比海运贵出2000多美元。

  汪鸣很直接地说,中国铁路运输总公司关于货运价格改革,随着公路和海运变动,这是一个利好。但是,只靠别人不行,还要自己创新。郑州要做的是:在适合亚欧大陆桥铁路运输的前提下,在生产、销售、物流及金融、服务等领域,寻求“郑州切入口”。这首先需要三方面改变:首先产业发展理念,其次政府管理方式,再次政策创新,三者缺一不可。

  (据《河南日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联系我们|安阳论坛网

GMT+8, 2025-5-3 06:13 , Processed in 1.125000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